汉院走过了10个年头,我也在汉院工作了10年。我迎来了一位又一位不通中文,对中国不甚了解,对上海的生活充满不安和疑虑的学生,也送走了一位又一位精通中文,对上海满怀不舍,对中国充满喜爱之情的朋友。

10年来,我始终不忘初心,要让汉院成为各国学员在上海的家!要做更好的自己


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行一直推动着我在做两件事:学习积累和发掘自我。让自己羽翼更丰盈才能让学生汲取更多;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才能让你在这份工作上走得更远更长。“每门语言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习语言,由简入繁再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学成的收获。让自己永远保持热情,把这份事业做得热气腾腾。


今年是我在汉院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个带着美丽的庭院,拥有悠久历史的老房子里。。。每天人来人往,微笑着说一声你好再见"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在汉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谊是我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会继续用我的笑脸去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用真心去祝福每一位离开的学生。。。


时光飞逝,我已进入汉院第2个年头,这些时间里学到了、得到了很多的东西,这是我人生轨迹中重要的一点。所以我感谢汉院。

记得第一次踏进汉院的时候,就已经被这安静、惬意的环境所深深吸引。汉院让我从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变得开朗健谈。在这里我也认识到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让我增长着阅历,丰富着自我。我爱我的工作,更爱汉院可爱的同事们和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对我来说,在汉院从事对外汉语教师工作的7年是成长的7年和收获的7年。
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无比亲切,可爱的同事和学生。
一路走来他们鼓励我,支持我,信任我,给我勇气和力量。

汉院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只要有家人在身边,我什么都不怕。
我期待我的未来,更期待汉院的未来。


语言之所以魅力无穷,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文化的记录者,更因为它是人类沟通、建立关系的最重要的途径。在汉院感受到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与中国文化和风俗人情的对话。与学生的沟通使我受益良多,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火花,让这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转瞬间两年已过,经历了许多未曾经历的,期间有过美好时光,也有过痛苦的经过。

犹记得刚来汉院时由于许多不知道的地方而造成的工作上的忙乱,现在,面对同样或者更多的事情时,已经能做到忙而不乱了。

在汉院,我可以和亲切的同事们像家人一样结伴而行;也可以和可爱的学生们像朋友一样共同成长。感谢在我成长的路上有你们的相伴和相助。



时光匆匆,做对外汉语教师已逾六年,教过的学生亦已遍布世界各地。

于我,学生就是我的“财富”。

我愿意做他们的“百度地图”,

愿意做他们的“电子词典”,

我愿意做他们的“大众点评”,

当然,我还是他们24小时的中文老师

只因他们把汉院当做上海的家,只因他们信任着我们。

唯信任不可辜负。



对学员们来说,汉院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知识的地方。在汉院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很多中国文化,也可以让身处异乡的外国朋友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对老师们来说,汉院更是一个难得的大家庭,在这里有可爱的学生们,也有团结的队友们。学员和老师是师生,也是朋友。在汉院这个大家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人情常在。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来汉院时的憧憬。

因为热爱,我在这里尽自己的努力把中文教给更多的学生,与此同时,自己也对拥有五千文明史的祖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热爱。

我看到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看到大家彼此包容理解,感受来自不同文化的魅力。

汉院是一个充满相聚和别离的地方,我喜欢在汉院每一次的相聚,讨厌别离。每一次的送别都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期盼未来。


吴凡老师(外语能力:日语)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日语专业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四年,对中日文化都有全面的了解。

擅长入门学生的拼音发音指导与纠正,初级学生的语法精讲以及中级学生的口语练习纠正。

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初衷是想为为中外文化交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爔老师(外语能力:英语)

毕业香港浸会大学中国文学、语言及文化专业,硕士学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两年,对中国历史、文化以及现代流行语非常了解。平时授课侧重于对中高级水平的学员拓展流行、自然的汉语表达方式。除11教学外,目前开设了“中国语流行语”班教课程。

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初衷是希望学生们把语言同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让其成为学习汉语的兴趣所在和有益助力,帮助学生迅速的融入异国的生活环境。